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2 / 2)


  昭昭想,看来这一路上与四皇子之间,能避则避吧,免得多生事端。

  她正盘算着,却又听顾淮一问,“郡主为何一定要顾某前往湖州?”

  顾淮安静的等着答案。

  许是马车行的太急,风从缝隙中不停灌入车厢里,昭昭皱着眉头看着眼前人,从矮柜里取出手炉递过去。

  “你去了自然而然就能知道了。”

  想要顾淮同她一起去湖州走一趟,不止是为了借着顾淮的名声,让民间为湖州的灾情自发出一份力。

  还有……

  昭昭叹了口气,有些话直接说出来,作用远没有亲身经历更有意义。

  她朝马车外看了一眼,天色渐黑,两旁景色也逐渐模糊。

  等终于追上大部队时,大部队已经开始迅速的原地驻扎搭营。

  看见他们一同过来时,四皇子冷着一张脸,只淡淡一道:“到了?”

  昭昭正待同他打招呼,四皇子冷冷留下一句,“寅时出发,别再跟不上。”再也不看他们二人一眼,转身就入了营帐内。

  四皇子亲随忙添补道:“殿下今日赶路有些累了。郡主、世子爷也早些休息,明日还得赶路呢。”

  昭昭看了一眼顾淮,二人对视,无奈一笑。

  离寅时还有两个时辰,子桑羽也已经迅速带人将帐篷搭好,两拨人分作两堆,各自入了营帐休息。

  出门在外,自是万事从简,营帐内支起了一张简易床榻,外头生着篝火。

  昭昭睡不着,干脆坐在篝火前,同守夜的子桑羽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她抬头望着天,颇为感慨,“阿羽,我们已经离开凉州半年多了。”在长安的这大半年,经历了太多事,她在快速成长的同时,对爹娘和家乡的思念也与日俱增。

  故乡是什么。

  故乡就是无论一个走多远,离开多久,却总想着有一日能够回去。

  至少,在昭昭心里是如此。

  长安虽繁盛,所有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无比的新鲜。

  可长安再好,也不是凉州啊。

  子桑羽往篝火堆离扔着木柴,篝火上烧着热水,水中加煮着凉州御寒所用的香料,眼见着热水滚沸,子桑羽舀了一碗递给昭昭,“想家了吗?”

  “离开大半年。”

  “我若说不想,肯定是假的。”昭昭叹道,“一想着过几日能见到玉叔,我就更想念凉州,还有阿爹阿娘,子桑叔,子桑婶,我想念凉州的每一个人。”

  在长安,万事都得自己来,她心智在坚定,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念着疼爱她的爹娘,想念着凉州的一草一木。想念着她离开凉州前,刚接生的小马驹,那是凉州草原上无所匹敌的马王的后代,阿爹送给她的十五岁生辰礼物。

  如今小马驹肯定已经也长成了草原上最矫健的一匹马儿。

  子桑羽从来都是大哥哥的做派,爱护着每一个比他小的弟弟妹妹们,昭昭在他眼中,就同亲妹妹也没什么区别。

  此刻他想起了一事,提醒着昭昭:“主子还不如想想,见着玉将军,你该如何同玉将军解释,咱们来长安大半年,都未曾找到要找的人。”

  凉州谁不知道昭昭自打做了一场噩梦,便陷入了那场梦中,说梦中人在长安,便不顾长安危险重重来了长安,就是为了找到梦中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

  思乡之情霎时就被即将到来的长辈关怀给冲淡。

  玉将军可是整个阿罗部最能念叨人的长辈了,无论见着哪个小辈,都能训诫大半日。就连她们这一辈里,最稳重的那位,都时常被玉将军喷的是狗血淋头。

  虽说玉将军不会骂她,但会跟在她身后念叨,比唐僧可厉害多了。

  想想一到并州,玉将军就会劈头盖脸的问她话。

  昭昭发起愁来。

  “你说的有道理,我得认真想想。”昭昭就坐在篝火旁发起愁来。

  子桑羽见她苦思起来,便也不作声,只将一锅热汤盛出来,分放到几个陶罐中。

  一罐递给贺岚让他分下去都喝上一碗。

  另一罐他亲自提起,去了离得不远的另一处营帐。

  飞廉正撩开门帘出来,一见他不免疑惑,“子桑大哥,你这是?”

  子桑羽将陶罐递过去,“这是凉州的祛寒汤,若是世子还未歇下可用上一碗,你们也都喝些,免得寒气入体。”

  飞廉忙道谢接过,隔着盖子,都能闻到其中的辛辣味。

  子桑羽朝营帐内看了一眼,方转身离开。

  飞廉抱着陶罐,想了想又进了营帐内。

  营长内只点了一盏油灯,顾淮披着外袍坐在床榻上闭目养神,听见动静方才睁眼,疑惑看向飞廉,“你手中抱着何物?”

  ”是子桑大哥送过来的祛寒汤,这味道刺鼻的很,主子您要不要喝上一碗?”飞廉取了盖子,辛辣味愈发刺鼻,飞廉都忍不住快要打喷嚏了。

  他家主子连平日里用的药都不爱喝,更别提会喝这奇怪的祛寒汤,想来也是不会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