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章(2 / 2)


  崔淼连忙上前,在距离朱棣两米外的距离停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恭敬的说:“小民参见王爷。”

  朱棣的眼神闪了闪,朝廷律法,有功名在身的儒生,见官可以不跪,而崔淼这一跪,在朱棣看来是没了文人的风骨,是个趋炎附势的庸人罢了。他脸上的表情更加淡了,说:“你可知有功名在身,见官不必行跪礼?”

  崔淼垂着头,躬身说道:“小民知晓。”

  朱棣的语气沉了下来,说:“那你此举可是目无法纪!”

  上位者的气势随着朱棣语气的变化席卷而来,崔淼身上的冷汗更多,几乎将厚重的中衣浸透。他匍匐在地,说:“王爷容禀,不是小民目无法纪,实在另有隐情。”

  朱棣没有说话,崔淼也不敢抬头,场面一下子僵持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这才缓缓开口,说:“说吧,本王听听。”

  崔淼小心翼翼的深吸一口气,说:“回王爷,小民名叫崔淼,于洪武十年侥幸通过院试,这些都有登记在册,小民不敢撒谎。小民自幼诵读圣贤书,对我朝法律也时常诵读,不敢久置,自知圣人门下皆有风骨,除非君王在前,不该卑躬屈膝。小民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小民打算弃笔从戎,执起刀枪护卫大明王朝。”

  朱棣一愣,看了看旁边的青年,再确定自己没听错后,顿时乐了,说:“执起刀枪?崔淼,别说冲锋陷阵,你提得动刀吗?”

  别说朱棣,就是他身边的骑士护卫,脸上都露出轻蔑的笑容。被人这么看不上,崔淼心里虽然气闷,但不得不承认,就他现在的形象,任谁也不相信他能杀得了人。

  崔淼一咬牙,铿锵有力的说:“王爷,小民知晓自己外貌软弱,但小民有一颗报国之心,即便冒犯王爷,也不容轻视!”

  朱棣脸上的笑意一滞,非但不怒,反而对崔淼的印象改观了一些,饶有兴致的说道:“那你说说看,为何要弃笔从戎?考取功名,为皇上、为朝廷分忧,一样能报效国家。”

  “王爷,小民所讲若有冒犯,还请王爷勿怪!”

  朱棣点头,说道:“说吧,无论你说的对不对,本王均不罪。”

  “谢王爷!”崔淼斟酌了一会儿,接着说道:“虽小民当时年幼,但从父母长辈口中,亦得知元末昏君无道,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幸得天子平定天下,百姓才能归家安心生产。小民以为,如今天下虽定,但北元依旧是我朝心腹大患。与其在诸位将士拼死护卫下安心文章,不如弃笔从戎,执起刀枪,为护卫百姓安定、皇朝永盛尽一份力!”

  如果换成之前,崔淼自己都不信,他能说出这番话,这就是人身处绝境激发出来的本能。

  这番话一出,众人纷纷收起刚才的轻视,对崔淼的印象改观了不少,毕竟这些护卫都出身燕山卫,都是行伍出身,经常受文人歧视,突然听到这样暖心窝子的话,心里舒坦不少。

  “就算平白搭上这条性命也不后悔?”

  崔淼坚定的说:“小民万死亦不悔!”

  朱棣笑了笑,语气更显温和,说:“起吧。与其平白搭上性命,不如专心科考,为朝廷、为百姓尽一份心力。”

  崔淼非但未起,反而更加伏低身子,语气坚定的说道:“求王爷成全小民一片报国之心!”

  朱棣看向身边的青年,笑着说道:“詹林,这事你怎么看?”

  青年躬身答道:“一切但凭王爷定夺!”

  朱棣无奈的说道:“詹林不必如此,你但说无妨,本王不怪。”

  “回王爷,他既这般坚定,不妨给他一个机会。”青年眉眼低垂,朱棣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哦?詹林不觉得以他之力根本不足以担任我军将士么?”

  说这话的是永乐大帝,就算再不服气,崔淼也不会蠢到当面反驳,只在心里暗暗腹诽。不过相比这个,他现在更好奇那个素不相识的青年,为何对他一再相帮。

  “再文弱,操练几个月,并无差别,只看他是否有决心。”

  朱棣点点头,对青年的话深以为然,说道:“詹林,那依你之见,如何考验其决心?”

  青年转身看向崔淼,问道:“崔淼,可会骑马?”

  崔淼一怔,在现代他确实学过骑马,不过那些马都是非常温顺的矮马,这种高头大马他没骑过,更何况书呆子崔淼了。他犹豫了片刻,他答道:“回大人,小民惭愧。”

  “那就考教骑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