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5节(2 / 2)


  浅浅的一条沟,清水中掺了米水,水上盖着一层薄薄的稻草,绿苔菜的种子育好后就撒在上头。

  结果出乎沈歌预料,绿苔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长得好,不过十五日,这些菜便长得比荀飞光的拳头还大,青青嫩嫩,几乎没有被虫子啃咬过。

  去年沈歌在土里种时,这些菜被虫子吃得菜叶满是虫眼,人吃的时候几乎只能捡虫子吃剩的菜梗。

  长好的菜沈歌摘下来,让厨房炒了,味道与沈歌平日吃的也无甚区别。

  “种在水里可行,虫子少光顾的同时,这菜长起来要比种在土里少用半个月。”沈歌道,“荀哥,你将这个方子连着蘑菇一道献给朝廷罢,虽顶不了大用,但好歹能应应急。”

  荀飞光应下,当即快马加鞭,着人带着种子与种植方法赶去京都。

  荀飞光与皇家角力归与皇家角力,苍生有难,他义不容辞。

  半月过去后,皇帝终于收到荀飞光送来的东西。

  他看完信件后,当即召来善种的太监,令太监将荀飞光送来的两样东西拿去种。

  太监面上不敢说话,不过心里也疑,这点东西,一个是拿木屑种,一个是用水种,条件一个比一个奇怪,也不知最终会种出什么东西。

  他起疑归起疑,最终还是老老实实地找荀飞光的方法去种,结果令他愕然,不成想这两种方法还真能种出东西,种出来的东西卖相还非常不错,看着很喜人。

  皇帝看过之后,沉吟良久,最终令人收了送去御膳房。

  宫人不敢大意,做出来的食物先遣两小太监尝过,待一个时辰不见毒发后,方敢将食物呈上来给皇帝。

  皇帝看着面前的两盘菜,举起玉筷夹起来,两样都尝过之后,问身边的大太监,“这两样菜种出来都只用了十五日。”

  大太监脸上挂着谨小慎微的笑,“奴才们不敢瞒陛下,这两样菜确实只用十五日便种出来了,老奴亲自看着它长起来,果真一天一个样。”

  “这菜吃起来跟平日吃的倒无甚差别,传种菜的人来。”

  种菜的太监很快被押来,皇帝那双锐利的眼睛看着他,问,“这些菜都用荀卿的菜种种的?”

  “回陛下,是。”

  “你可有另找菜种按这个法子再种一遍?”

  第101章 种菜

  得到肯定的答复, 皇帝盯着那太监, “详细说来。”

  种菜的太监趴在地上, 声音微微发抖,“这些菜都按着荀大人送的菜种种, 方法亦半点未更改。菜田里原本没有水渠,奴才带着人亲自挖好水渠, 用稻草铺好,又舀上洗米水掺着种上, 确实能种。”

  “可有用其他种子再种一种?”

  太监冷汗顺着脸颊流下, 他以额触地,“回陛下, 暂未。”

  皇帝挥挥手, “退下罢。”他旁边的大太监马上使个眼色,种菜太监站起来, 躬身低头倒退着往门外走。

  皇帝放下筷子, 面上现出沉吟之色,他对身旁的大太监道:“传张华清来。”

  大太监赶忙安排, 很快, 常驻守在外的侍卫头子走进来,跪地朝皇帝行大礼。

  “这些东西都出自沈歌之手?”皇上点点桌上放着的奏折。

  那本奏折正由张华清呈上,他一见便明白,忙恭声应道:“是,根据我们的消息,此事正由沈歌弄出。”

  “除此之外, 南关可有其余异动?”

  “并无,沈歌仍开着他那古怪的学院,平日里也多带着手下学生去种东西。他听说河东与河上两府后开始捣鼓这些种子,不到一月,荀大人便已将这些种子呈上来。”

  皇帝眯眯眼,“沈歌他幼时丧母,少年丧父,有个亦师亦父的夫子?”

  “回陛下,正是,他那夫子的亲子名唤吴时予,与沈歌乃同年进士。”

  “现今吴时予在何处?”皇帝觑一下张清华的脸色,也不强求他答,“罢了,你先退下。”

  待张清华走后,皇帝对身旁的大太监说道:“传朕口谕,无论吴予时现今在何处,都要将他调入京都来。工部侍郎乃沈歌之舅,将用水种出来的菜赐他一份。”

  “是。”

  这种事情不必劳烦大太监,自有别的太监去跑腿。

  皇帝说完之后又道:“沈歌能想出这法子也要厚赏,他既不想做官,那便赏他一品诰命,外加绢五十匹,珠一斛,玉璧五双。”

  皇帝金口玉言,他这般一说,沈歌的身份便定下来,他日后只能以荀飞光夫人身份出现,哪怕要做官,也无甚前途。

  大太监见皇帝并不现喜怒的脸色,心头凛然,躬身领命而去。

  沈歌在水里种菜的法子在小范围内掀起一股风潮,京都最先盛行起来,许多人家为赶潮流,都爱用水缸水盆等在家里养几盆菜,尤其是那些院子极小或没院子的人家,更喜在窗台养上一盆葱或一盆蒜,随吃随割,既装饰屋子,又实惠。

  河东与河上两府亦收到了这法子。

  农人家中的土地有限,哪怕遭过灾祸,此时再种粮会减产,他们亦不敢直接放弃种粮而去弄其他。

  这几年年成虽不错,每家多少有一点余粮,却未宽裕到一年没收成还能过活的地步,尤其家里添了丁的人家,日子会过得更差一些。

  好田仍要用来种粮,差一点的田要种豆等,山脚山腰等贫瘠的地方倒是能用来种菜,不过这些地贫薄,出产有限。若能在水里种菜,事情倒好办一些,谁家都有沟沟渠渠要排脏水,现在将菜往沟渠里一种便是。

  这年头的沟渠相对干净,乡下人家基本无甚脏东西倒出来,哪怕鸡屎鸭屎也要用来做肥,能倒的顶多就是一些米水菜水,连油花都不见。

  比起这个种菜的法子,朝中更稀罕种香菇,所有人先前都未想到香菇能种出来。

  说是香菇,沈歌献上来的菇类不止一种,都是肥肥胖胖,比较大朵的品种,看着很是喜人。

  种菜的太监按沈歌呈上来的法子,种了两亩地,在几个太监的精心侍弄之下,蘑菇长得极好,几乎一连片一连片都是,连点土星儿都瞧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