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1节(1 / 2)





  其他人就不知道采耳是啥了。不过看了几分钟,大家都瞠目结舌。

  椅子上坐着的人,无一例外,都像中了黯然销魂散似的,一脸的意乱情迷,陶醉魇足。

  竹椅上甚至坐了个老外,看起来熟门熟路,跟师傅寒暄了两句,就闭上眼睛,嘴角露出蜜汁微笑,臣服在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之下,尽情享受着颅内高`潮。

  大家把神鸟往前一推。佟彤说:“我掏钱!”

  神鸟毕竟跟时代有点脱节,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坐在了竹椅上。

  他这才想起来挣扎:“我不要体验你们华夏……”

  “旅游的吧?来成都耍几天?”采耳大师傅熟练地掏出鹅毛棒,“我们成都采耳有四千年历史,去年刚刚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体验一回!闭眼就行了……”

  神鸟:“……四千年?”

  一个犹豫,屁股又坐了回去。

  旁边几个大师傅笑了,用口型告诉这边几位:“他就是爱吹牛皮。”

  爱吹牛皮的大师傅技艺高超,顷刻间宝刀出鞘,开始挺进山路十八弯。

  神鸟觉得有点别扭,仰头呵斥佟彤她们:“不许看!”

  半分钟后——

  (我想描写神鸟舒服得直哼哼,被阿晋锁了两次。大家想象吧)

  佟彤等人依然在喜闻乐见地围观。

  张浩然心痒痒:“我也去试试。”

  佟彤胆量有限,于是曲线救国地问希孟:“你要不要也去试试?”

  他嫌弃地看了看那一排采耳顾客的表情,说:“不去。”

  凡人呐,就是容易沉浸于舒适的享受。

  他见佟彤还有些纠结的样子,凑近她耳边,轻声说:“你要是感兴趣,晚上我给你试。”

  佟彤被他的语气烫得原地一跳,小声抗议:“我还要命呢!”

  “我觉得我的手比他稳。”他还无辜。

  佟彤有一种绝望的预感。认识他小一年来,她学习雷锋助人为乐,为了帮助老祖宗国宝认识世界,忙前忙后不计回报;怎么好像从昨天开始,她这“助人为乐”的服务项目自动升级,不仅贴钱贴时间,现在还得贴人了?

  她愤慨地说:“我不给你当练手道具!!”

  他见她毛了,放下姿态,轻声说:“不愿就不愿嘛。我就是想让你开心。”

  以前一般都是佟彤哄他,他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如何扑熄酝酿中的怒火。

  只不过对别人,他懒得费心思。凡人么,眼前左右不过是为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在他那包罗万象的内心里,掀不起太大的水花。

  不过彤彤值得特殊对待。她为了“琐事”皱眉头,他也只好把自己拉低到凡人心态,轻车熟路地捏捏她脸蛋,安抚似的说:“那晚上干什么你说了算。”

  佟彤不吱声了。还“她说了算”,她现在脑子里全是堕落的想法好么!

  周围竹椅上的一圈人,个个脸上神魂颠倒,更让她觉得自己格外邪恶。

  采耳的过程其实不算长,撑死了十五分钟完事。

  神鸟下来的时候,一脸神清气爽,觉得每个毛孔都向外散发着舒坦的热气。

  “你们现代人真会耍……”

  他夸了两句,骤然想起自己的“立场”,眉毛竖起来,把下半句话咽了回去。

  “哼,也不过如此嘛。”

  过了一会儿张浩然也从竹椅上下来了,欲罢不能地揉着自己的脑袋,说:“组里有个一直没进展的实验项目,我觉得又有新灵感了……”

  小刘抬手一看表,已经快12点了。

  “啊,该吃饭了。你们饿吗?”

  ---------------------------------------------

  其实大家刚吃了一顿丰盛的自助早餐,此时都还腹中饱满,觉得能再坚持三小时。

  但希孟随即往上一看——

  “成都特色小吃……”他一行行读着酒楼上的招牌,“酸辣粉、赖汤圆、钟水饺、鸡丝凉面、酸辣豆花、叶儿粑、糖油果子、三大炮、麻辣兔头……”

  读到“麻辣兔头”的时候,他低头朝佟彤深深地看了一眼,颇有深意地决定:“我要去尝尝。”

  佟彤哪儿敢接话啊,避重就轻地说:“也不是每家的麻辣兔头都那么辣啦……”

  小刘和张浩然,一个熟门熟路的本地人,一个两眼抓瞎的外地游客,看到那些配着巨幅照片的菜谱,也都双双口舌生津,早上吃的龙虾刺身早就忘了什么味儿,都觉得自己还能再战五百年。

  只有神鸟……

  “我、我不吃你们的东西!我不饿!”

  佟彤善意提醒他:“这些成都特色小吃呢,很多都是使用辣椒的。辣椒您可能不知道,那是原产于美洲的特产,后来被殖民者带到欧洲,明朝时才传入中国,属于货真价实的外来物种,进入华夏菜谱也就最多三四百年时间吧。在那之前中国人民都是不认识辣椒的。”

  言外之音是,不管华夏大地上是什么文明在折腾,辣椒是迟早会有的。中华人民安土重迁,手伸得不太长,没法阻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神鸟嘟囔:“哼,文化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