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章(2 / 2)

  ☆、第86章 黄酒竹香竹叶青

  酒楼算不上特别的豪华,里面的书生皆是一副头戴纶巾的装饰,纷纷脸带笑容,双手前掌轻轻靠着,对着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微微一鞠躬,这是书生们常用的礼仪。

  至于后面的家仆,倒是不需要抱手,只需要随着前面的自家主人鞠躬就行了。

  荣玉书之前来参加过几次,倒是有一些熟人,有些是在洛阳书院就读的书生,有些则是自己在家,寒窗苦读的哲人,还有一些,则是像公子一般,出身庶族,却因为有两个闲钱,所以日子过的也算是不错。

  这里的庶族和士族有所不同,前者的根基和势力和后者相去甚远,却仍然是有权有势之流。

  庶族又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由于士族长期拥有政治特权,生活奢侈腐化,逐渐失去了统治能力,这时,庶族地主便以武职为升官阶梯,立了军功,掌握军权之后,进而取得了政权,这样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更是如此。

  士族的身份显贵,根基深厚,在唐朝,五姓七望更是士族中的顶梁柱,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他的还有附属于这些大家族后面的小家族,势力倒是盘根错节,说是把握了整个国家的命脉也不为过。

  不过这些大家族向来是自视甚高,不与寒门中人联系,像这种小的聚会,便是来也不得来。

  荣玉书坐在最边上的位置,桌上放着小盆子中,滚滚的氤氲热气腾空起来,便是知道是热的酒,荣玉书倒是毫不客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桌子上做的人都是相熟的一些人,平常聚会私交甚多,看见荣玉书的样子,有些打趣的说道:

  “文玉兄还是这么的急不可耐啊,不知道这是什么好酒,竟然引得文玉兄都如此的心急。”说这话的是其中一个相熟的举人,听说之前的时候和荣玉书上的是同一书院,后来一齐在家中备考,姓董,名正文,字子齐,此人也是天资聪慧,不过若是比上那些才华横绝的诗人,却要少上一两分的样子。

  荣玉书尝了尝口中的温酒,若是想喝温酒,就不得不提的是黄酒,荣玉书将口中的温酒吞下去,任由那滋味在自己的口中绵延,升腾,顿时觉得一股热气从自己的丹田处升起来,身上暖和了许多。

  荣玉书不甚在意的又喝了一口酒,比起酒来说,他更加希望平常的是菜,这可比酒要美味多了,不过还是闲适的说道:“这可是闻名遐迩的竹叶青酒,要尝尝吗?”

  雪娘走了以后,千食酒家的酒类生意也没有耽搁下来,进酒的渠道给了他,店里面自然是有人去照料的,不过有一个好处是,平时他也顺带着了解了一些这酒里面的门道。

  哪些的味道最正,价格最贵,黄酒烈酒葡萄酒,不同的口感价钱自然也是不一样,比如说面前的这坛子的黄酒,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黄酒中的极品,竹叶青。

  是用黄酒作为的底酒,加上竹叶酿造而成的,梁简文帝肖纲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诗句,足以说明这酒的珍贵之处,也算是列为了贡酒之一。

  不过这酒比起贡酒来书还是要差一些,没办法,竹叶青也不是一家人酿造的,不过这手艺不错,也足以当做这里的特色之一了。

  这地方倒是第一次来,荣玉书没喝过,自然其他人也没有喝过,黄酒的酿造技艺要求很高,若是不纯熟的技艺酿造出来,喝起来自然是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在里面,荣玉书又喝了一杯,真的觉得不错,比上自己那边的黄酒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这水平,在洛阳城也可以算得上是前面了,荣玉书感叹,之前自己那边的黄酒,口感略微的有些涩,只不过冬天的时候,自己叫他们把酒热着,喝的时候在壶里面加上一两颗话梅,会使酒液更醇美,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去除他的涩味。

  像是这种美酒,就不需要加话梅了,美酒的味道这样喝反而可以体现出原汁原味。

  从门外出现了一人,只要一眼,就将人的目光全部的夺去了,伴随着风雪在后面进来,在来人头上的黑发上落下融化,文质彬彬,落落大方,身穿着灰色的裘衣,却显得更加的面如冠玉,气质优雅。

  那双眼睛,大而明亮,如同深潭一般吸引人,后面跟着小仆连忙的将他身上的雪花扑去,肤色白皙,配上他那一身的气质,如同出尘的白莲一般。

  人长得俊俏的很,荣玉书见过的人之中,也只有唐广和阿爹的模样可以与之相媲美,这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面如冠玉,和之前荣玉书装出来的样子完全不同。

  这样子的美男,自然是一出现的时候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了,敲了敲旁边的荣玉书,再看看进来的那人,旁边的冯晨有些好奇的看了看,道:“文玉,你二人的看上去好像啊。”

  哪里都不像好嘛?荣玉书默默的翻了一个白眼,那人居然长得比自己要帅一些?

  “这人是谁啊?之前怎么没有见过?”荣玉书问着旁边的董正文,后者也是一脸的惊讶,摇摇头道:“没见过啊。”

  荣玉书不禁开始大量着这人来。

  这人的家境应该算不上太好,士族或是世族的话应该是不可能的,应该也是寒门出身,庶族背景。

  身上未挂玉佩,身上的衣物算不上极好,但是价钱也不便宜,裘衣厚实,便是身后的书童身上也是穿着整齐,气质虽然比不上之前看见过的崔品迁那样的高贵,但是也算得上是平易近人,气质淡然。

  总体说来,应该是庶族或是平民背景吧。

  后面跟过来的一人也是引起了一阵骚动,在座的人纷纷站起来,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这人的脸上挂着一丝笑容,张扬却不惹人恶感,身上带着一股天生的气质,可以将人凝聚起来,让人信服,国字脸,脸上的线条明显,带着男人的果敢,明明是书生,身上却带着的是凌冽的气质,带着军人的凌厉。

  这些天和唐广走的近,之前看陈书明这人,之前觉得这人天生就带着一股的领导能力,现在看起来,脚步踏实,中气十足,和他们这种长年累月寒窗苦读的人自然是多了几分阳刚之气,想来肯定是习武之人。

  陈书明这人,出自的便是洛阳的一个家族,也是荣玉书之前说的庶族,家中大伯曾在军中任职,从五品下的归德郎将,父亲也是在朝中任官,任从五品下著作郎,参与修建国史,在朝中也算是有分量的人了。在这洛阳,没有大的士族控制之下,算的上洛阳的一股势力了。

  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这陈书明的眉眼之中带着一丝的英气,而且好结交朋友,加上家中宽裕,这些学子们,若是有些时候拿不出闲钱来,有些困难,陈书明了解到后,总会托人送一些银两过去,已解燃眉之急,加上本身的才华甚为出众,在洛阳城中一时间而已说得上是风头无限。

  他们这群书生中总要有人起带头作用的,书生本身多数出自寒门,洛阳作为一个地理位置很特殊的地方,本身很繁华,但是这里的士族势力却很少,不知道是为何,荣玉书猜想,或许正是因为地理位置很特殊,每一个士族都讨不到好处,所以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平衡点,正是因为这个平衡点的原因,所以洛阳的庶族势力倒是发展的挺好,在本地很有威望,当然,像崔品迁那种开青楼的不算。

  陈书明似乎与这人的关系很不错,一进来,便向众人介绍道:

  “这位是我的堂弟,姓陈,名学义,字嘉年,这次来洛阳,是和我明年一起,打算去长安参加会考的,暂时在我家暂住。”陈书明的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整个茶楼像是被包下来了一样,除了他们这群书生之外,再无其他人,陈学义对着几人微微一笑,抱手,鞠了一躬,态度谦虚的说道:“见笑了。”

  此人独成一道风景,如同冬天中的一抹红梅,让人注意却又难以接近,光华慎重。

  陈书明说着这里面都是熟人,随便坐就好了,陈学义看了一圈,将目光定在了荣玉书这一桌。

  抬脚便朝着这边走来。

  这周围坐的都是满当当的,也只有荣玉书这里有着一个座位的空闲处,走到了桌前,笑不露齿,在荣玉书看来,带着一丝的腼腆,道:“打扰了。”

  董成义这家伙平时没见过这样天仙一样的人,连忙回礼说道:“不打扰不打扰。”

  冯晨也连忙的拱手回礼,倒是荣玉书一手拿着酒杯品尝着竹叶青的味道,显得没有怎么注意。

  冯晨连忙的踢了一脚,荣玉书连忙的反应过来了,放下酒杯拱手回礼。

  陈学义的坐姿很端正,荣玉书看了看,猜测这人应该是性格有些内向,所以乍一见到常人的时候,表现的就有些中规中矩,不过照他来看,应该是传说当中的....闷骚。

  就像是朋友一样的给陈书明到了一杯酒,醇香的黄色酒中,散发着淡淡的酒香与竹叶的香气,荣玉书豪气的吼道:“喝!”

  冯晨和董成义的目光都有些奇怪,这么快就喝醉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87章 酒楼作诗好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