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2 / 2)


  姜羊首先从谭里爬起来,他趴在我腿上摊开手给我看他手里抓着的叶子。那些叶子在水潭里浸的久了,叶肉全部脱落,就剩下血管似的叶脉还完好着。

  我隐约记得,小时候的手工课上,似乎是有教怎么做叶脉书签的,那次我好像是做失败了。

  姜羊的叶子是从潭水底下捞起来的,我扭头去看了看,发现还有很多。同时我也看到青山蹲在潭水里捡石头。

  这个收集东西的习惯,一定是姜羊传染给青山这孩子的。

  我让他们两个起来继续跟着我往前走。

  潭水往一边流下去,有一块青石板架在路上面,我确定这条路会通向有人住的地方了。果然,我们接下来没走多远,就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瓦房房顶。

  走出那条小道后,我看到几块长满了野草的地,和好大的一棵板栗树。树底下有一个三面透风的猪圈和简陋的厕所,另一边就是刚才看到的那个瓦房了。

  瓦房前面围着一个堤坝,那是一小片湖,水面比外面的河要高,所以这是一块被围起来的水库,看样子应该是养鱼用的,而小瓦房应该就是在水库里看鱼的人住的地方。

  我走在堤坝上,看到水库里没人照料的鱼哗的跳出水面,露出白色的肚皮。这里面的鱼比外面的更大,还有不少红色的鱼,比起吃的更像是观赏用的,挨挨挤挤的一大群,在阳光下灼灼发光。

  有白色的网拉在那没有收起来,长满野草的堤坝下面还泊着一条木船,用绳子系在一个木桩子上。经过风吹雨打,网已经破了好些大口子,那条船也已经变成了木白色,一半沉进了水里,还有一些小鱼通过破陋的船舷在船里面游动。船头缝隙上长着野草,船桨落在一边已经断裂了。

  我觉得有点可惜,要是找到了能用的船,说不定就能划船到河上去。我顺着这边河堤走了一圈,青山和姜羊跟在我身后,两个人都盯着水库里那些一群群的红色鱼群。青山盯着河面蠢蠢欲动,要是我没看着,他估计就该跳下去抓了。

  走进那个小瓦房,我意外的发现里面竟然也有一条船,而且看样子没坏,还能用!船旁边是一张木床,上面的被子扭成一团。房间里都是些渔具,就是全部落满了灰。

  我在屋里转了一圈,虽然没找到其他可以用的东西,但找到了一艘船就足够让我觉得开心了。我还翻出来两个桶,待会儿能带回去装鱼。

  出了屋子,我在周围的几块田上转悠,拨开那些草想找到些蔬菜,要是是我之前没找到的蔬菜就更好了。结果也没令我失望,我找到了几株朝天椒,狗牙一样的辣椒尖尖朝上,簇拥着,一个枝上就有十几个。附近草丛里还有几株普通的辣椒,也开始结出青色的辣椒了,比我在村子里种的那些辣椒结果要早一点。

  玉米也有十几株,还有一茬韭菜,看着有些半死不活的。一小块田的大蒜,上头的叶子已经半黄了,我直接拔起来,下头的大蒜球好大一个。在田边敲敲泥土,把那些大蒜叶子卷成一个团捆起来,待会儿就能拎回家去。大蒜虽然不缺,但这里既然有还是得拔回去。

  至于那几棵辣椒玉米,还是留在这里比较好,我怕给搬死了。除了这些,我还发现了好几棵苋菜。这菜和空心菜一样,常掐常有,所以我马上就掐了好些,准备带回去给姜羊加菜吃。

  我一路翻找,顺着几片田往下走,一抬头,发现前面是一个凹陷进来的山口,左边是我们进来的那条小道树丛,右边是在河岸上能看到的对面山。这一小块凹陷进来的河面在河岸边看不见,因为位置原因被遮住了。我看到这边的河面上长着大片大片的菱。

  菱会长菱角,等到七月份就能摘菱角吃。我有一年住在一个湖边,那里的菱角让我吃了很久。后来我就没再吃过菱角了,想想就非常怀念。

  我在这里也住了两年多了,竟然直到今天才发现这里,真是……

  “我们去那看看。”我招呼姜羊和青山跟上。

  第41章 041

  绿色的菱大片浮在水面上,因为太多,完全遮住了水面,一直延绵到山口附近。白色的菱花微微合拢着花瓣,星星点点缀在一片碧绿上。

  这边有一个小小的,木头搭架的小台子,伸向湖水里,一艘沉了一半的船系在旁边的木桩上。这船看上去没有水库那边的船破的厉害,但显然也是不能用了。那木头小台子踩上去咯吱作响,我踩在上面觉得摇摇晃晃,最后还是下去了,绕到一边,踩过那些茂密的水草浮萍,伸手去捞水面上的菱。

  我拿到的这株菱还很小,翻看着后面的叶子,没能找到菱角。这会儿是早了点,可能再过去那边一片儿已经结了,不过应该也不能吃,还是得再等一两个月,到时候带姜羊青山两个划着船到中间去摘菱角。

  “咩!咩~”

  我听到姜羊的喊声,扭头一看,他没有跟在我身边,而是在一边的草丛里,指着山壁朝我喊。我往他指着的方向看了一眼,见到了熟悉的绿色藤蔓。

  那是一片红薯藤。

  我放下手里的菱走过去,发现那一大片果然长着红薯藤,顺着这些红薯藤,我发现了一个地窖。就在荒草浓密的山壁上,上头就是我们走进这里的那条单人小道,被一丛低矮水竹和刺丛遮住了。

  地窖被遮盖了大半,木门破破烂烂的,还有红薯藤从里面长出来。一般地窖里都存着红薯,如果有遗漏的,在里面经过这么长时间衍生,长出了这么多的藤蔓,也很正常。

  我想了想,站在一边,用柴刀推开了那扇破破烂烂的木门。

  破烂的地窖门直接碎成了几块,然后我看见了地窖里躺着的一具尸体……不,是一具白骨。我的目光在这个狭小的地窖里转了一圈,里面也长着一些红薯藤,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所以我再次将目光放在那具白骨上。很明显,这是作为人死去的,而不是丧尸。白骨保持着一种抱着自己膝盖的姿势蜷缩在那,身上的衣服腐朽破烂。

  白骨身下有一片肥沃的黑泥,上面生长着碧绿的青草,还有因为不见光而变成白色的植株。那些草从她空荡的胸膛肋骨里钻出来,充满勃勃生机的绿色叶子就搭在那灰黑色的破布上。

  这可能是一个饿死在这里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因为不想活了所以选择在这里死亡的人。时间过去太久,这具白骨又不会说话,所以我不会知道她是怎么死的,我也无意去探究这种事。

  末世后的人类就像是鸟雀野兽一样,在哪里死了,尸体就在哪里腐烂,然后被日复一日的荒草黄沙掩埋。

  之前我去汉阳市的时候,街上还有那些房屋里,都看到过尸体。有死在柜子里的,有安详的死在床上的,尸体到处能见到,就算是荒郊野外,偶尔走着走着也能踢到一具白骨。

  当初我来到这个村子,也找到了一些尸体,都是已经死了很久了。我将他们集中在一起,在村子里挖了个大坑一起埋了。

  这具骨头架子……

  我往后看了一眼姜羊和青山,他们两的注意力都不在那上面,可能白骨缝隙里长着的草,还有上面一只振翅飞起来的虫子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说到底,这还是两个孩子,他们现在对于死亡的概念还不曾有那么深刻的意义。

  我终究还是上前把那具安静的白骨刨了出来。骨头散了架,姜羊和青山看我拿不下,一脸自然的就过来帮我拿了,青山拿着两根腿骨,姜羊抱着那颗脑袋。

  我们三个人往小屋旁边的山上走。

  姜羊走在我的旁边,他看到怀里的头骨眼睛里跑出来一只虫子,用爪子捏起来给我看。等我点过头后,他就把那虫子放在了身边的一片叶子上。

  我在这座不高的小山上找了一个地势平缓的地方,用下面那屋子里找到的锄头挖起坑。青山一声不响的过来接过锄头,他挖坑比我快多了,就是这刚才找到的锄头不太好,挖了两下就脱了。我把锄头重新上回去,用一块小木片卡住锄头,这回就好多了。

  青山挖坑的时候,我在旁边用柴刀简单清理了一下周围的柴草,而姜羊,我转过脑袋去看他的时候,发现他在拍着骨头架子上沾着的灰和黑泥。

  “青山,你照着我划出来的地方挖,我去下面拿点东西。”我指指下面那个小瓦房。

  青山点头,埋头挖坑。我走了两步,姜羊跟了上来。我就带着他回到那个放着船的小瓦房里,从床上拆下了那床印着双喜字的床单。

  回去小山坡上,我把床单铺开,将骨头架子一块块放进去,然后包好,放进了青山挖好的坑里。

  我和青山一起把挖出来的土盖回去,姜羊也学着我们抓着土往坑里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