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十年代小顽主第25节(2 / 2)


  霍百川闻言,有些好奇的问道:“你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荣轩解释道:“刚刚有八卦小报的记者拍到了贺董事长带着二位过来看车展的照片。我又认识一些记者,还算消息灵通。就立刻赶过来了。”

  “怎么这么着急?”霍百川笑道:“你完全可以等到我们贴了招聘启事再来递简历。”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荣轩笑着解释道:“更何况我的学历并不算高。完全没有办法跟那些国外留学回来的高材生比,也没有在华尔街工作的经验。如果按照投递简历的方式应聘,我怕根本过不了贵公司的第一轮筛选。简历就会被人事扔到垃圾桶里。”

  霍百川轻笑:“你倒是很有意思。”

  他看向陶堰,笑眯眯问道:“怎么样,要不要给一个机会?”

  陶堰挑了挑眉,随口报出了十只股票的代码,问荣轩:“你认为这十只股票的收盘价是多少?”

  荣轩没想到面试这就开始了。更没想到陶堰居然会给出这样的面试题目。一时间有些懵逼。

  几个人的谈话也引起了展会客人的注意。原本还在参观汽车的客人们情不自禁的围过来,想要看看热闹。

  众目睽睽之下,荣轩只觉得压力倍增。他情不自禁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苦笑道:“非常抱歉,我需要现查一下这几只股票的名字。”

  陶堰看了荣轩一眼,问道:“你做股票经纪几年?”

  荣轩连忙回答:“我24岁入行,已经做了六年了。”

  陶堰说道:“恒生指数一共只选了五十只股票作为成分股样本。你做了六年的股票经纪,连这五十只股票的代码都背不下来。”

  荣轩满头大汗,立刻解释道:“我不是背不下来。我做了六年的股票经纪,当然觉得这些代码都很耳熟。我只是情急之下,不能确定这些股票的名字。我想查一下代码,也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陶堰继续问道:“你能准确说出其中几只股票的名字?每只股票今天早上的开盘价是多少?”

  荣轩哑口无言。

  陶堰转身离开。

  荣轩站在他的身后,不服气的大声喊道:“我是股票经纪,又不是过目不忘。我帮助客户买卖股票的时候当然会对照着股票代码。难道你就能背下来恒生指数收录的那五十只股票的代码和每一只股票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吗?”

  “就算你可以,也不代表别人可以。你用这种面试题目搪塞我,分明就是不想用我。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羞辱我?”荣轩赤红着眼睛,愤愤不平的说道。

  陶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扭头看向身边抱着膀子看好戏的霍百川。

  霍百川轻吹了一声口哨,轻车熟路的报出那十只股票的代码和公司名称,以及昨天的收盘价,今早的开盘价,顺便预测了一下今天的收盘价。

  荣轩一脸见了鬼似的瞪着霍百川。

  霍百川报菜名似的报完了股票代码后,笑眯眯的看了荣轩一眼:“别说是恒生指数那五十只股票,截止到昨天为止,在港股上市的那几千只股票,我们陶总都能把股票代码和公司名称对上号,近五年内恒生指数那五十只股票的开盘价收盘价k线图,包括五年内所有黑马股票的k线图,给他一支笔你陶总都能原封不动的画出来。”

  毕竟是大脑开了挂,拥有瞬间记忆看啥都过目不忘的狠人。

  霍百川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目光打量着荣轩,似笑非笑的说道:“你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别人做不到。别人能做到并且习以为常的工作交给你来做,就变成了羞辱你。”

  “看来荣先生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认识的非常深刻。”

  霍百川冲着荣轩彬彬有礼的点了点头,揽着陶堰的肩膀大步流星的离开。

  在他身后,展会大厅挂在墙壁上的石英钟恰好指向了整点。在悠长的钟声里,有人好奇的拿出电话打给自己的股票经纪,在询问了自己还记得住的某几只股票的收盘价的时候,瞬间愣住了。

  第45章

  霍百川在车展上的炫技再一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堰川资本这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的热情讨论。

  港岛人本就热衷于炒股。即便是菜市场卖菜的老伯大妈都有自己的炒股账户。过去四个月,有一对从大陆来的少年仔利用不到三千万的本金加杠杆炒股炒期货赚了六个多亿的消息早就是多少股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得知这一对少年仔竟然成立了基金公司,很多人就好奇他们会不会发行自己的基金和股票。觉得这两个少年仔天分这么高,炒股赚了那么多钱,他们发行的基金和股票也一定看涨。尤其是在霍百川精准预言当日收盘价的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股民都表示对堰川资本的未来非常看好。

  而在业内,也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了贺震鸣出资两百亿成为堰川资本第一位lp的事情。包括贺震鸣这位贺氏集团董事长,万心联合商会会长,放着自己日理万机的工作不做,浪费了几天时间陪着陶堰和霍百川看办公地点逛车展的举动,都变得意味深长。

  鉴于贺震鸣在港岛商界是出了名的老奸巨猾,不少人都对他折节下交的做法颇为好奇。连带着对陶堰和霍百川的能力也更加高看三分。

  有人抛砖引玉,自然也少不了其他人跟风看涨。一时间,刚刚成立没几天的堰川资本竟然接到了不少资本方抛来的橄榄枝。虽然这些出资人都没有贺震鸣出手就是两百亿港币的财大气粗,但是小到三五亿,大到几十亿的本金还是拿得出来的。

  谁都没有想到,刚刚成立不久,连一只公募基金都没拿出来的堰川资本,竟然在私募这一块做的风生水起。以至于陶堰不得不公开自己筛选出资人的标准——资金小于十亿不收,签约年限少于五年不收,合约期间,出资人不得干涉堰川资本的任何决策和资本运作。出资人有问询权,但是堰川资本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需要,也有权利拒绝出资人的问询。

  简而言之,就是你想在我这里开户头,至少拿出十个亿,并且还要做到五年之内不管不问。做不到就别来了。

  陶堰的高要求果然劝退了不少想要跟风的出资人。然而港岛这边的出资热情刚刚冷却,内地的合作伙伴们却都不干了。

  1991年的内地,虽然信息流通速度和金融氛围比不上港岛,但那些把生意做到全球各地,并且热衷于在发达国家购买生产线的企业家们却并非闭目塞听之人。

  陶堰和霍百川在港岛炒股,四个月的时间赚了六个多亿,还成立了基金公司的消息很快传到他们耳中。诸多老大哥们纷纷表示两位小老弟做事不地道。

  “当初你们去港岛,说要拆借资金,我们是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现在你们有渠道赚大钱,居然不想着拉把老哥哥一把,真是让我们伤心。”

  还有人不满陶堰给港岛人开出百分之三十的管理费和百分之三十的红利分成,却只给自己百分之三十的利息。觉得陶堰和霍百川区别对待外人和自己人——关键是他们对外人更好。这个落差大家纷纷表示受不了。

  陶堰和霍百川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霍百川亲自打电话给大家解释,表示百分之三十的管理费和红利分成是建立在百分之二的认购费和百分之四的赎回费的基础上定下来的。并且这个优惠条件的本金需求是至少十亿港币——按照当时的汇率,换算成rmb就是十四亿。而堰川科技的合作伙伴们打给陶堰的本金却只有几百万到一千万。最高的也没超过一千二百万。根本就不符合堰川资本对于lp的要求。

  如果诸位老哥们觉得不满意,可以把钱拿回去,陶堰会连本带利帮忙清账。

  在问清楚了认购费和赎回费的含义之后,满嘴抱怨的合作伙伴们不由得暗暗咋舌。再也不敢吭声。怪不得堰川资本定的管理费和红利分成比他们少了一大截,原来仅仅是想要把钱送到堰川资本的账户再加上五年后拿回来,就要交两笔手续费。今后每分一次红利,还要交一笔分成。每年还要交管理费。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这哪是帮忙管钱,简直比黑吃黑还黑。”合作伙伴们暗暗吐槽,一致觉得两个孩子到了港岛之后变得心黑手狠。再也不是当年那两个热情淳朴爱做好事的娃娃了。

  陶堰和霍百川打发了一众合作伙伴们。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却没想到几天过后,他们竟然又接到了江州来的电话。原来是几位合作伙伴撂下电话一合计,觉得那些黏上毛比猴还精的资本家们宁愿每年交那么多钱,也要把自己的钱交给陶堰和霍百川打理,一定是有利可图。于是他们辗转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了两个人在港岛股市和国际期货市场的赫赫战功,判断出这种管理模式竟然真的要比他们拿到的百分之三十的利息更有赚头。震惊之余,众人忍不住大嘴巴的到处宣扬。还表示如果自己有十四个亿,也要交给陶堰打理。

  有鉴于陶堰和霍百川在江州以及周边几个省市的名声特别好,这种流言蜚语很快就传开了。对于这两个被江州警方从人贩团伙手中救出来的孩子,众人的关注度一直非常高。只是陶堰和霍百川自从带着四个孩子去了港岛之后,就没什么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