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章(1 / 2)





  她看向赵老三说,“洒金釉是很有个性的一种瓷器,也属于当时制瓷的一个最高水平了。”

  “看真?”赵老三问?

  宝珠点头,又拿起那碗看了一下,“这是明宣德的东西,我看到过盛世那边拍过一个差不多的。”

  “盛世?”赵老三一时没想到联系,宝珠提醒他,“致祥居下面最大的拍卖行。”

  赵老三吃惊,也伸手拿过那碗来看,怀让期待地看着他,又看看宝珠,把自己的凳子往前拉了拉,“有个人拿了我值八万块钱的东西,把这个给我说换,我怕也是假的。”

  赵老三一嗤笑,对着宝珠说:“怀让他们家就是搞唐三彩修复的。”这话说的好听,其实就是做高仿唐三彩的。

  继续说道:“他没人家做的那么大,这行一脉单传,他爸是真正的老手艺,现在新技法也是用煤气烧,就像景德镇烧瓷器一样,古法也还是烧柴禾。”

  旁边一个妇女插嘴说:“他家最神秘,一年就烧几个东西,吃喝都不愁。”那妇女的东西也在桌上呢。

  怀让还没问完,当然不愿走,一脸期待地看向宝珠:“那我算捡漏了不?”

  宝珠对赵老三浅笑了下,直说道:“捡漏的意思是,这个东西原本很贵,你花了一点点钱,”宝珠卡着小手指甲比给他看,“就这么一点点钱买到了,那叫你捡了漏,但如果这东西本身也就差不多这个价,那就不叫捡漏,那就是个买东西。”

  “那我这东西值多少钱?”怀让继续追问她。

  宝珠把碗推给他,“如果是八万换的,只能是买了个东西。”拍卖的那个,也差不多是这个价。

  赵老三却插嘴道:“你别听他胡说,说不定是拿两个唐三彩和人家匀的,那八万,是他给自己唐三彩订的价。”

  宝珠笑起来,原来是理想价。

  怀让被说破心思,憋红了脸,搓着手说:“三叔,这东西俺留着没用,你收了吧。”这东西确实是别人和他换的,换的那人也不知道真假,也是和别人换的。

  赵老三犹豫起来,不是他拿势,而是这东西有点贵,他们的价肯定不能和拍卖行比,拍卖行里面还有手续费,国家的税费,所以私人交易的价格往往比拍卖行低出不少。

  他看了看宝珠,宝珠说:“您拿主意就行。”她没意见,横竖东西是真。

  赵老三说:“这东西有点太贵,买了贵东西,如果碰上不懂行的,就难有人欣赏,容易压手上。”他把那碗拿过来,自己看了看,对着怀让说:“要搁在外头,你这东西没坏,也给你先批评成臭狗屎,这样最少再压你百分之二十的价。”

  怀让点头,“村里那么多人弄这个,俺知道。”他其实不是没有问过别人,可有人往隔壁村去一去,花几百块钱,一样可以买到能卖出几万块的高仿品,谁还愿意真金白银上万块和自己买这个。

  赵老三看向宝珠说:“品相是差了点。”

  宝珠点头,“是差了点。”心里想,这品相已经不错了,但赵老三虽然话和怀让说的好听,还是要压价的。

  就听赵老三又来回翻了翻那碗,放下说:“那这样吧,一万块钱。”

  这地方四面没有门,宝珠觉得,自己感觉到了穿堂风。

  怀让说:“三叔,不是说拍卖行几万块钱呢?”

  赵老三碗一推,“那你上拍卖行,就你这样的,门都不让你进,你用几个唐三彩跟人家换的?”他扯着喉咙问。

  怀让说:“一,一个。”

  “才一个,人家高水旺的唐三彩才几千块钱一个,你觉得你那手艺卖一万块钱还少?”

  怀让看向宝珠说:“俺三叔叫您大姑娘,你说这东西,是不是能再加点。”

  赵老三一下站了起来,把碗拿起来,往他怀里一塞,“村子里等俺哥他们回来,让他们收去,看能给你五千。”他有些生气,收东西时候谈价是自己的事情,宝珠那样子,一看就是个不会搞价的,不是他想保护她,是怕她砸场子!

  果然,就听一直没有说话的宝珠,很稳地吐出来一句,“三叔,那你就再给他加点吧。”

  赵老三恨不能仰天长叹,少交代了一句,别说话!

  很不悦地瞟了宝珠一眼说:“再加一千,能行东西就放下,不能就拉倒。”

  “行,行,谢谢赵三叔。”怀让大为感激,一般赵老三收货都是一口价呀,这都是新来这“砖家”的功劳,心情一好,对着那“砖家”说:“你人这么好,等会我送你一个唐三彩小娃娃。”

  宝珠大惊失色,连忙摆手,那么晦气的东西,她又不下葬,“不用,不用。”

  这个人,有些观念估计是转不过来了。

  第114章

  洛阳古玩市场,星期六,人气旺盛。

  赵老三走在前面,背着手,一边走一边说:“你这人心太软,从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以后别人还价,问到你跟前,你不知道怎么回,装没听见就行。”

  宝珠跟在后面,头上依旧包着大纱巾,扣着墨镜,嘴角微弯着心里想:“赵老三憋了一晚上,显然自己还是没有做通自己的工作。”

  前面继续传来他的声音,“我知道你姑娘家脸皮薄,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那些人会问到你跟前,他们还不是柿子捡软的捏,看你脸皮薄欺负你,明明和我谈价,却转头问到你那里去了,你想想,你为了这种人不好意思,多掏钱值吗?”

  宝珠说:“世间财,当然大家一起赚才有意思,别人求到了跟前,又是第一次见面。自然要给个面子。”

  赵老三长吁短叹,“你是不知道那一千块钱可以干啥,搁在早几年,也不用早几年……”他转过身来等宝珠跟上,靠近她说,“还记得咱俩第一次见面,那块玉,其实就是我一千块钱收来的,最后卖了八千。”

  宝珠脚步一顿,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提醒他,当时那块玉,他告诉自己是两千块钱收的。赵老三显然自己已经忘了,摇着头往前走,她笑着跟了上去。

  所以这行,千万别人说的话,只能信一半,一半其实都多。

  昨天忙活一天,就收了一件东西,用赵老三的话,出租车钱都搭了进去,他们俩合作,一早说好的,宝珠出本钱,以后店里赵老三守,挣钱是二八分,宝珠“八”,赵老三“二”。

  其实按照一般合作做生意的规矩,像半甩手的掌柜,对方半个技术入股,乾启说,都是三七分。

  但宝珠和赵老三的情况比较特殊,宝珠出了全部资金,赵老三算是零风险,而且店里主要还是靠宝珠掌眼,技术入股里,赵老三管砍价,和她等于一人一半。赵老三本来说,按照古玩规矩,他在店里挣个百分之十就行。宝珠觉得那又太少,最后就定了个百分之二十。

  如果生意好,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