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2 / 2)


  而更多的人根本叫不出那种尊重人的感觉。

  她这方面绝对体现了专业,每次开口,那尊重感也打包一起能上。就是到底对方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所以给不出配得上她那样称呼的反应……她理解他们。

  有学问就去大学了。

  她怀念了一下她的老师们,刘哥就来了。

  演员证就是个十块钱的东西,她花了一百才拿到手。

  材质很廉价,连她的照片贴上去都没能压住,那东西从上到下都表里如一地体现着极具统一性的设计理念:

  ——我就是个临时的。

  刘哥打发掉周围的人,对她说:“我有你的手机号,要吃饭的时候给你打电话。”

  林沁说:“如果是工作有关的,您随时可以打给我,如果是应酬的饭局,我不去。”

  刘哥给愣住了,明显因为这直白的拒绝。

  林沁说:“我来以前,心里就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还是和您明说好,免得您都安排好了,我到时候说不去,您会怪我怎么没有早点告诉您,还害您得罪人。”

  刘哥站了一会,忽然笑了,说:“行,你有自己的想法最好,就是这行靠的就是人脉,你以后就知道。”他转身就准备上车,又转头来,脸上多了“看一个人”的神情,对着林沁说:“每天晚上就有群头互相报戏,你的演员简历有吗?”

  林沁点头:“来之前我准备好的,听说上面要有古装和现代扮相的照片,我也都准备了。”

  “给我一百块钱,我可以再帮你把简历递出去。”

  林沁连忙从包里掏出简历,略郑重地递过去。

  刘哥拿着一看,毫不犹豫给她扔了回来:“这东西谁敢给你递,p得这么厉害。那么漂亮,那能是你吗?到时候人家要见人,一见你,我不是得挨骂。”

  他拉车门上车,霸气地说:“你去给我重照!”

  林沁刚想解释。

  他又说:“最近这里不太平,你眼睛放亮点,别乱站队。”

  说完直接开车走了。

  林沁又被扔到了路边,加之几句话云里雾里,她这次是真的没听懂。

  她又发现这里的人一个特点,无论是随便路边发表意见的“路人甲”,还是一面之缘的“女房东”,或者想挣一百块钱的“刘哥”,人人都觉得自己活在戏里,超爱给自己加戏。

  让她都没机会说。——这真的是她,没有ps.

  长得不“上妆”,不代表真的不上妆。

  她以前就是长得这样子。

  不然怎么叫天生的演员坯子?

  就是要她这样子,才能演什么像什么呀。

  心疼老天姑奶奶一分钟,这么好的作品,竟然没人欣赏。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有修改,大家想看的可以把手机里最近阅读的这本书删了,然后重新从收藏进,就看到了修改过的,不然直接点回去,有时候看到的还是没有改的。

  第4章

  林沁本来拿到演员证,要赶紧搬到那临时可以长期租的旅馆去住就行,现在又得重新去照相。

  她画了个五官端正,容貌清秀,无可挑剔的配角样,找了家照相馆去照相。

  群演是本地重要创收项目,所以遍地都是相关产业链,照相馆很方便。

  “照片要打多少张?”照相馆的人问她。

  林沁顺口问了句:“一般人都打多少张?”

  “一百二百都有,你要给人家递简历,这里一年到头几百家公司来拍戏,我看你就先打个一百张吧。”

  林沁连忙说:“先打二十张就行。”

  照相馆的人叹了口气去了。

  林沁站着等照片,旁边复印机也在干活,在复印简历,都是一百张一百张成打出售的简历。这些细节,无不彰显着这个没有门槛职业的“艰难程度”,绝对和写网文有一拼。

  “来几天了?”照相馆的人显然也是个“爱上戏”的,开口的语气又是“指点江山。”

  林沁不太想回答这种私人问题,但还是说:“……两天。”

  那人又问:“几岁了?看你挺年轻的,成年了吧。办演员证了吗?”

  “……办了。”

  那人说:“那找到可以带你上戏的群头了吗?你得先让群头认识你,不然有好工作也不给你。这地方,想出头,你必须有个能罩住你的群头。”

  谁不知道呀。

  林沁看向他说:“那你认识群头吗?”

  照相馆的人:“我当然……不认识。”

  谈话瞬间结束,林沁拿着照片走了。

  简历她自己也有一本子,把照片贴上就完事。